天眼新闻2023-06-17 06:41:54
集结完毕,分配任务,下达命令,六双涨得鼓鼓的大手小手,六张脸面面相觑神情茫然。
尘土飞扬,白日炙烤。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再也不能这样窝窝囊囊地活!”满脸络腮胡子的壮汉一声大吼——“这事再有人反对,他来当这个家!”
各拿各的,整装待发。
大家好像都明白了什么,没有一个人吭声。
23年前一个春寒料峭的黎明,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沙子镇(2015年改为沙子街道)南庄村农民车应洪把家里仅有的几分薄土全都种上了树,成了“难庄村”最“难”的男人,就此开创了一段与硬邦邦的石头“死磕到底”的历史。
“听家里老人讲‘南庄村’原名‘难庄村’,可见‘难’字当头。”82岁的老党员黎应侯回忆说,“我们从小就知道这句顺口溜——难庄村,难难难,水在河里流,人在地里愁。”
看得见水,却摸不着,更喝不到。村里的南庄河与村子地面垂直高度有近100米,且两岸都是悬崖峭壁,即便是下河都要从远处稍有缓坡的灌木丛地带寻找到一条挂在石壁上的“腰带路”慢慢往下走,一个来回就得花费近1个小时。
现在看来,这样鬼斧神工的景观十分难得。但在那个没有水泵的年代,南庄人因为喝水难、发展难,无法欣赏这优美的风景,反而恨上了这些石旮旯,怪上了潺潺流水。
“山高缺水石旮旯,红苕洋芋包谷粑,要想吃顿白米饭,除非坐月生娃娃。”这是在南庄村流行的顺口溜,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石漠化严重的沙子镇生产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
灰尘扬起,沟壑纵横,房屋破烂。人多地少、水土流失,几乎全村就坐落在“石林”之上。
1987年,沿河按照“坐山靠山、坐山养山、坐山治山、坐山吃山”的发展路子,开始走石漠化治理与产业发展并重的发展之路。
改革发展改变了中国历史,改变了贵州面貌,也改变了南庄人的命运。
“难庄”不再畏难,南庄人斗天斗地斗石漠化的生态大仗,由此拉开帷幕。
山野有树可“摇钱”。南庄村自古以来就有人栽种空心李,因李子成熟后果核与果肉分离,果肉脆嫩,酸甜适度,芳香可口,所以李子的品质在当地有口皆碑。
但想靠吃李子过日子,那是不敢想的事情。
为了种树,车应洪把菜地都占了。当时,家人认为他“疯了”:一共就这点“吊命”地,还糟蹋了!
“深思熟虑的事就是板上钉钉,干就是。”车应洪一生勤劳务实,身上手艺不少。他栽种的不是一般的树,是当地的空心李树!在乡亲们惊异的目光中,车应洪坚定地说,“我要靠吃李子过日子,想过好日子的就栽起来!”
3年后,成熟的空心李泛着诱人的光芒挂满枝头,看到希望的村民们也开始行动起来。
“以前,人们对树‘不感冒’,对李子的收益也看得‘淡’。”81岁的黎应侯说,“即便是家里吃不完,也不愿意背到县城去卖。一是很少有人买,二是那时路程也比较远,费力‘不讨好’。”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沿河,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黎应侯敏感地意识到: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空心李将会受到大家的喜爱。自此,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开始在房前屋后的石旮旯里栽种空心李树。
20年前,党员黎勇、黎明等率先带头发展空心李50亩,并获得成功。有了成功经验,村民们纷纷开始种植空心李。
2014年,沿河自治县县委、县政府针对县域石漠化生态实际,确立了石漠化生态治理与农民脱贫致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广泛动员农户规模化种植空心李。同时,举办李花节、采摘节、“李王争霸赛”等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花尝果。
…………
风儿传信,“空心李”又熟了。春雨飘过的那天,李花怒放一树白。不曾料想,竹深树密虫鸣处,江岸风多李果香。
走进沙子街道南庄村、新沙村,蓝天、碧水、村落,一幅绿水青山的美丽画卷在春色中徐徐展开。
春日李花,虽小而繁茂,素雅清新,梦幻迷人,她清新典雅的气质,让人心动不已,思慕不止。
夏日李果,饱满圆润、玲珑剔透、肉核分离,因果肉脆嫩、汁多爽口、营养丰富,素有“李中茅台、贡中珍品”的美誉。
“以前‘摇钱树’长在梦里,而如今却长在了自家的地里!”获得沿河第六届“李子王”奖的沙子街道新沙村村民冉茂江激动地说。
冉茂江种植的200棵空心李,去年带给他6万多元收入。他不仅建起了新房,还把3个孩子送进大学。他说:“党和政府为咱们的李子树品牌、找销路,空心李成了我们的‘摇钱树’。”
“山高路险石旮旯,红苕洋芋包谷粑。要想吃碗白米饭,除非坐月生娃娃……”南庄村82岁的老支书黎应侯,还清晰记得这首30多年前当地人广为传唱的土家歌谣,他说,这是石漠化严重的沙子街道曾经的真实写照。
沙子街道曾是石漠化的重灾区,地里石头多、土壤少,种不出庄稼,却能长出果肉脆嫩、酸甜适度的空心李。在缺吃少穿的年代,村民把空心李肩挑背驮到县城换粮食。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空心李绿山富民的效应引起当地党委政府重视。1987年,沙子街道提出“治山富民”的新理念,采取“支部+基地+农户”的组织方式,发动党员带头,扶持群众参与,规范化、科学化种植空心李。
36年,该县坚持抓实空心李产业。“期间尽管历经了多次育苗、管护、研发技术革新,3次大规模调整产业布局,但发展壮大空心李的目标没有变,如今的种植面积比35年前零星种植的200亩增加了200多倍,规模发展空心李4.5万亩,投产果园2.2万亩,年产值3.2亿元,实现了人均超一亩,收入过万的目标。”沙子街道党工委书记陈伟说。
沙子街道还积极整合退耕还林等生态保护政策,把种植空心李同石漠化治理结合起来,始终坚守打造山、水、城、文化共生共融的“最美宜居、旅游休闲小镇”目标,逐步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漫步南庄,家庭园林式、村庄景观式,处处皆景、移步换景,村庄基础功能完备齐全,“天赐仙李·悠然南庄”旅游品牌呼之欲出。沙子街道南庄村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村镇”“省级五星级农业园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全国最美乡村百佳范例”等称号。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陈伟说,街道办将接力抓实空心李,继续种好“摇钱树”,不断创新营销模式,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产业支撑。
如今,空心李已从沙子街道推广到沿河全县11个乡镇(街道),种植面积9.28万亩,投产面积5.5万亩,每年产值达到8.8亿元。189个村19.6万人靠种植空心李增收,空心李正成为沿河加速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梁瀚泽
编辑 田勇
关键词: